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

2025-06-05 21:47:07 | 魔幻网

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

历年高考时间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答:1977年恢复高考是在12月份高考的,目前也是唯一一次在冬季举行的高考。

历年高考时间:

1952年-1965年高考时间:(各地、市有所不同,不一一列举。)

1952年:8.15-17日;

1953年:8.20-22日;

1954年:8.15-17日;

1955年、56年、57年:7.15-17日;

1958年:7.18-20日;

1959年、60年:7.20-23日;

1961年、62年:7.15-17日;

1963年、64年:7.15-17日;

1965年:7.10-12日;

1973年:7.15-16笔试,7.18-19日面试,有的:7.27-28日;

1977年:12.6-8日,12.9-10日,12.11-12日,或:12.17-18日,12.20-22日等;

1978年:7.20-23日;

1979年-2002年高考时间:7.7-9日;

2003年至今高考时间:6.7-8日,部分省市6.7-9日。

扩展资料: 魔幻网

历史沿革: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我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填报时可以自由选择。)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上海在全国最先获得自主命题权,实行3+1方案(除语数外,再任选一门)。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政治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之外,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政治。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8]??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从这年起,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0年之前我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未婚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报名并参加普通高考将不受年龄及婚否的限制与影响,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至此全国各地每年都有25岁以上的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反思。

2010年2月,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效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2014年全国有16省市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

2016年全国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也就是采用“普通高考全国卷试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仍为分省命题。

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2019年5月6日,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透露,2019年高考报名者达到上千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

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

高考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至今已有72年的历史。以下是关于高考制度历史的主要阶段和事件:

起始阶段(1952年):

全国开始实行统一高考,标志着新中国高考制度的建立。
首次高考于8月15日至17日进行,考试科目包括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

中断与恢复(1966年至1977年):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制度被中断。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标志着高考历史的重大转折。

发展与完善(1977年至今):

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向着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方向努力。
1999年,推出“3+2”高考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加上两门选考科目。
2002年,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与教育部、财政部的领导就高考制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进行交流。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制度迎来重大变革。
2017年,新高考制度开始试点实施,上海市、浙江省成为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高考改革:

高考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包括科目设置、考试形式、招生政策等方面的调整。
例如,从“3+2”模式到“3+X”模式,再到新高考制度的实施,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教育的需求。

总结来说,高考制度自1952年建立以来,已经历了72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什么存在高考加分政策 ?

魔幻网(http://www.gongzufudinzu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存在高考加分政策 ?的相关内容。

  • 高考加分政策存在的原因:

这一政策体现了照顾性与鼓励性兼顾的原则,符合当时的人才选拔环境和制度。

  • 历史沿革:

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前主要实行“优先录取”政策,1978年后则主要实行“加分录取”政策。

1950年,教育主管部门就规定,高校招生对于“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

1956年,高等教育部学生管理司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1956年暑期招生录取、分配办法》,则进一步规定了优先录取的分数控制幅度,要求“在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或相近(指总分少20分左右)时,就应该优先录取”。这一时期的分数控制幅度掌握得还算比较好。

1978年以后,国家加大了人才选拔的力度,不再对工农成分学生及革命干部子女进行照顾,而是对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实行高考分数优惠政策。从1983年开始,更是规定对获得地区以上表彰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以及高中阶段参加地区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单项前5名的队员,或集体前3名的主力队员,考分达到规定分数线的,可提上一个分数段投档。

  • 教育部取消加分: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公告,就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做出规定,公告中取消了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指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参考资料: #6

以上就是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魔幻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魔幻网:www.gongzufudinzu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相关推荐
广东医科大学的历史沿革有哪些?
广东医科大学的历史沿革有哪些?

广东医科大学的历史沿革有哪些?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

2024-07-25 17:17:05
关于击剑的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沿革
关于击剑的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沿革

击剑,篮球,同样都持有二级证,高考怎样加分要加的话只能加一个,我建议你去咨询一下你所在的省份的招生办,每个省的加分情况都不相同,我也搞不清楚,因为我就好几个2级运动员证,我想可能不会加吧。要加只能是你在全国那名次了还得是前三啊!加分很难啊悬啊我建议你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啊追问:我就是有两个全省前3回答:你报考的是省内的还是省外的大学啊追问:有区别吗?回答:有我想加分的希望不大2014年高

2025-01-05 12:20:37
三峡大学95年本科 三峡大学的历史沿革
三峡大学95年本科 三峡大学的历史沿革

三峡大学的历史沿革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国家“211工程”大学)(1978年~2000年)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新建本科院校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同年5月水电部发文建校,其为一所直属水利电力部、专门培养水利电力行业建设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为原水利电力部八大本科高校之一。同年9月,学院在全国14个省、市招收本科新生124名。1988年4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

2024-05-14 23:45:37
青州大学宿舍环境 山东大学的历史沿革
青州大学宿舍环境 山东大学的历史沿革

山东大学的历史沿革山东大学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其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建校以来,山东大学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

2024-08-21 08:39:04
河南信阳最好的高中是那个?(信阳市七高的历史沿革)
河南信阳最好的高中是那个?(信阳市七高的历史沿革)

河南信阳最好的高中是那个?信阳最好的高中信阳一共有多少高中?:4773-1117:17:55信阳最好的高中信阳市所有高中的排名?信阳一共有多少高中?信阳市所有高中排名如下:第一信阳高中;平桥区第二信阳高中;第三信阳第一高中;第四信阳第三高中。其他高中基本相同。信阳高中每年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16名以上,名字实际上是所有高中的冠军。平桥信阳第二高中近年来

2024-06-27 14:02:46
铜陵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铜陵学院代码)
铜陵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铜陵学院代码)

铜陵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1938年年春创办,校址在重庆市永川区,原名“国立第十六中学”。1946年秋奉前教育部指令,学校迁至铜陵县和悦洲,易名为“省立铜陵中学”。1955年秋因为水灾迁至铜陵市长江东路15号,校名为“铜官山中学”。1958年更名为“铜陵市第一中学”。2002年8月学校为了向更高层次迈进,迁址到原市教育中心,和铜陵学院、市委党校毗邻。1997年被接纳为“联

2024-07-15 08:34:17
琼湖书院历史沿革 琼湖书院高中录取分数线
琼湖书院历史沿革 琼湖书院高中录取分数线

琼湖书院历史沿革琼湖书院,坐落于洞庭湖畔的沅江市城北跑马岭旧址,其历史沿革贯穿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教育变迁史。书院的诞生及发展,不仅反映了时代背景的变迁,也折射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清朝末年:变法维新与教育改革清朝末年,中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国家衰败,民生困苦。有识之士从日本维新中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光绪二十四年(18

2024-12-09 21:49:06
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参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的历史沿革)
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参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的历史沿革)

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参考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参考导语:社会工作者Socialworker,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在国际上,通常称专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为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目前一个公认的看法是,社工被称为“社会工程师”,是处于政府、社会同个人之间的

2024-07-31 1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