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

2024-11-13 06:42:07 | 魔幻网

今天魔幻网小编整理了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

问题,将尽快出方案。这一新闻引起各方人士的强烈关注。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生只能在户籍地参加高考,各大学在各省区市按名额录取。流动人口子女在异地参加高考能否令户口政策破冰?会不会令外地考生涌入大城市?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对此发表看法。

一问:能否打破户口“藩篱”?

【焦点】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一直与户籍密切挂钩。流动人口子女在“异地高考”,能否令户口政策破冰?

【观点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控江中学校长张群:从高考资源来讲,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云集,户籍考生入学相对容易。但是,要客观分析其中的历史等复杂因素,包括相当部分高校是由当地纳税人付费办校的,从义务和权利角度而言也有相对合理的成分。异地高考较为敏感,也很复杂,不能盲目出台。

【观点二】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作为一名母亲,我正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愁。子女的教育是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许多不得不回老家读高中的孩子,由于长时期与父母分离,只能委托家里老人照顾甚至无人看管,这些孩子容易滋生心理问题甚至误入歧途。如果能推行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并打破户籍限制,那真是好消息。

(记者点评)改革开放以来,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大流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户口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流动家庭的生活,在医疗、住房、子女受教育等权益上无法与城里人同等待遇。随迁子女能在异地参加高考,正是打破教育地域藩篱的积极信号。

二问:大城市教育资源能否承受?

【焦点】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异地高考一旦实行,会不会导致大量外地考生涌入,与当地考生抢机会,从而产生新的教育不公?

【观点一】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均衡各地高考招生比例,势必会影响北京、上海等招生比例原本较高的省市考生的利益,但是应该看到,这些省市的高考招生比例长期高于其他地方,这本身就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这种地域特权早就应该被破除。

【观点二】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特级教师郑捷:不让异地高考不合理,但怎么改,不能太急,否则可能造成保护了这部分人,却又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诉求值得关注,但教育现在都是属地化管理,涉及到经费等大量问题。异地高考政策有可能会造成大量高考移民,冲击输入地的既有秩序。

【观点三】全国政协委员张群:非常担心放开会导致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学校的压力过大,现在上海许多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读的孩子超过半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旦放开高中乃至高校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难以想像。以美国许多州立大学为例,对本州学生一个价、对外州学生一个价格,对海外留学生又一个价格,也有相应的考虑在内。

(记者点评)“异地高考”并不鼓励高考移民,即为了争取更多的入学机会而去高考。在这场教育资源并非增量的改革中,蛋糕怎么切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定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包括体制、机制和税制的改革都要考虑在内,尽量减少震荡和负面影响。

三问:会不会有人钻制度空子?

【焦点】以上海为例,目前有10类非沪籍考生可以报名参加2011年上海高考,但其中并不包括数量巨大的农民工群体。“异地高考”打开大门后,会不会有人大打“擦边球”,增加权力寻租?

【观点一】全国人大代表、集美大学校长苏文金:异地高考的大方向是好的,但要避免出现一些漏洞甚至腐败,前几年也有报道,有的人利用权力帮助利益相关人移民到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异地高考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把户口迁移到北京,或者北京有亲戚,挂一个户口在那里。

【观点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制度安排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是“双刃剑”。政策设计太严,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政策设计过松,肯定会不少人动脑筋钻空子,目前能想到的一个是纳税上的限制,外地人在北京购房,需提供五年以上纳税证明,异地高考也可以借鉴。另外,外地小孩在北京上学的时间也要有限制,以防有人突击送小孩到北京来,那时候很难招架得住。

【观点三】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异地高考”政策是一个很得民心的举措,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凡事都要看主流,与它的正面效应相比,负面效应只能算是支流。因此产生的问题不必多虑。

(记者点评)适度的担忧是必须的,但别因噎废食。任何一项改革都有代价和成本,如果政策设计妥当,有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督,想钻政策空子和谋利的人就不容易得逞。随迁子女到异地参加高考这一政策的调整才会显现出它的积极效果。(“新华视点”记者程义峰、许雪毅、仇逸)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魔幻网

户籍在重庆,学籍在福建福州,高考报重庆有何条件

户籍在重庆,学籍在福建福州,高考报重庆学校不需要条件,但高考只能在福建福州学籍所在地参加,不能回重庆参加高考,因为不符合重庆《异地高考》政策:具备在重庆高中阶段三年连续完整的学籍并就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 文件精神,为切实解决非重庆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重庆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问题,结
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稳妥推进高考改革,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
迁子女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权利,同时有效防止“高考移民”,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注重机会公平;积极解决、注重合理条件准入;宽严适度、注重统筹考虑。
三、工作目标
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重庆参加普通高考。
四、实施办法
(一)实施时间:从2013年开始试行。
(二)实施对象:非重庆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三)报考条件:具备在重庆高中阶段三年连续完整的学籍并就读;其中普通高中学生家长(父亲或母亲)还应在重庆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中职学生家长不作条件限制;符合重庆市普通高考其它报名条件。
(四)报名地点:在就读学校所在区县(自治县)指定报名点。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

异地高考的两会呼声

魔幻网(http://www.gongzufudinzu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异地高考的两会呼声的相关内容。

代表建议随迁子女高考放开需设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陈万志表示,诸如北京等大城市应调高放开门槛,可以通过设定条件有序放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
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方向先明确
陈万志介绍,此前13位北京市人大代表呼吁放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京高考,另有上万名连续多年在京读书的京外户口学生家长的呼吁书,“不过试点里没有北京”。
陈万志认为,应该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方向先明确下来,其余就是制度设计的问题”。陈万志说,很多孩子户籍不在当地,并且出生成长在北京,却不让人家在北京参加高考,确实不太公平。
大城市放开时应调高门槛
陈万志表示,如果放开随迁子女高考,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设置一些门槛,比如父母连续在当地工作多少年,连续纳税多少年,学生本身在当地连续就读多少年,“随迁子女不是简单地想高考”就高考。
陈万志提醒说,每年有千万左右的考生参加高考,如果一下子全部放开,也会引起很大问题,可能会有生源大省到中西部地区参加高考,挤占当地考生机会。因此,在制度设计上,需要设置一定的门槛和条件,“不能想过去就过去,更不能快考试了,才转过去”。
陈万志认为,门槛设置要根据各地不同条件,“有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最初的门槛倒是可以设得高一点,比如父母连续纳税时间长一点等”。
随迁子女高考放开可上升至立法层面
陈万志承认,像北京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既要考虑北京户籍人口的需要,也要考虑非北京户籍人口的需要,实际上需要两者间的博弈,这种改革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的改革,不是增量改革,而是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
陈万志认为,这项改革需要政治领导人的决心。在讨论该问题时,从程序上可以上升到立法层面。“先充分博弈,尊重大多数民意”,让各地根据各自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利益,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异地高考:百姓呼声越来越高
“读书的政策总是会变的,而且相信会变得越来越好。”一度作为中国农民工形象的代表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深圳女农民工肖红霞对自己的儿子这样说。
与许多农民工一样,从进城务工的那一刻起,肖红霞就梦想自己的孩子跟随自己在工作所在城市完成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最终参加高考。不过曾经“铁板一块”的户籍政策并不允许这样做。
2009年起,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异地高考”建议,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两会时表示,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2012年3月,异地高考方案有望年内出台的消息,再度成为两会焦点。
应该说,异地高考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支持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反对者担忧,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进一步膨胀、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等。

以上,就是魔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魔幻网:www.gongzufudinzu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相关推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在浙江异地高考?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在浙江异地高考?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在浙江异地高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浙江异地高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首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浙江异地高考需要符合浙江省的异地高考政策。浙江省规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浙江省就读高中满三年,并且在浙江省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同时符合浙江省高考报名的其他条件,就可以在浙江省报名参加高考。这意味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要在浙江省就读高中,并且取得浙江省的高中毕业证书,才能满

2024-10-12 21:30:38
徐州外来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何初中入学?
徐州外来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何初中入学?

2022年徐州中考总分2022徐州中考满分780分回答于2022-12-21据悉徐州中考总分满分为780分,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地理、历史、生物。以下为各科目总分成绩:一、2022徐州中考各科目分值中考总分满分为780分:1、语文140分2、数学140分3、英语140分(含口语听力30分)4、物理和化学合卷140分5、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10

2024-11-02 16:21:55
京籍外地回京高考条件 贵州省外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政策
京籍外地回京高考条件 贵州省外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政策

京籍外地回京高考条件本市户口在外地读书的考生应回京参加高考(含填报志愿、体检)。1、在京外读书的北京户籍考生均须回京按文史类或理工类参加高考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和录取。2、在京外读书的北京户籍考生原则上选择北京试卷应试。3、在实行“新课程”教学省市(天津、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

2024-10-29 11:44:15
异地高考如何录取?
异地高考如何录取?

异地高考如何录取?异地考生按参加高考的省份录取。异地考生参加高考的条件:1、不同省份制定的异地高考政策是不-样的,考生要在哪个省份参加高考,就要按照哪个省份制定的异地高考政策参加高考;2、例如广东省异地高考政策规定:在广东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

2024-10-26 21:57:34
哪28个省份实现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考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条件
哪28个省份实现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考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条件

外地人的子女在上海考大学需要那些条件在上海参加高考所需条件如下:2014年起,来沪人员持《上海市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且满足其他相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方面,享受与本市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教育服务。高考报考条件如下:1、是在上海市读完高中后,各类积分能够达到标准分,父母持有上海居住证明材料的考生。2、是考生的父母或者其中一方,是

2024-10-31 13:01:49
省内随迁子女高考报名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条件
省内随迁子女高考报名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条件

甘肃高考报名条件甘肃高考报名条件如下: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户籍或学籍符合条件。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1.具有甘肃省户籍的考生,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甘肃(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为62),且户籍从未办理过外省迁移手续。2.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户籍迁入我省时间须达到三年以上(含三年),其父亲或

2024-10-28 07:49:59
新乡外地随迁子女如何入学?(新乡市外地户口上小学)
新乡外地随迁子女如何入学?(新乡市外地户口上小学)

新乡外地随迁子女如何入学?(新乡市外地户口上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根据“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和“相对就近,统一安排”的入学原则,由市教育局会同所属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指定公办学校学位空余情况协调安排入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收学校初中接收学校:十中北校区、铁路第二中学、七中、二中西校区、十二中、十三中、十六中、十中东校区、二十中、二十三中、二十四

2024-10-25 05:43:45
随迁子女可以在异地高考吗
随迁子女可以在异地高考吗

随迁子女可以在异地高考吗是的,随迁子女可以在异地高考。随迁子女可以报考当地省(区、市、自治区)或者大都市地区所在省(区、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也可以报考承认其投靠省(区、市、自治区)的自治区院校一.随迁子女可以在异地高考,但要符合以下要求:1、学籍必须满3年,学籍必须满3年拟报考考生,必须: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即从第一学年开始,在我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

2024-11-01 13: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