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异地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2024-10-26 17:01:06 | 魔幻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异地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相关的问题,今天,魔幻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异地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高考户籍限制

高考户籍限制就是按照分区定额与原籍应试原则,考生通常情况下都必须在原籍地、以本身所属户籍类别参加高考考试。

自1952年高考制度建立60多年来,高考制度与户籍始终处于一种紧密捆绑的状态,“高考户籍制”成为了中国高考最为显著的制度属性之一。20世纪90年代之前,“高考户籍制”在总体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力的挑战。

但伴随着 中国城市化进程 的逐渐推进,人口流动日益频繁, 流动人口 随迁子女的高考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并且越来越严峻。对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而言,一方面令其返回原籍参加高考具有诸多的不便甚至不可行之处,另一方面在现行高考户籍制下又无法顺利就地高考。

2012年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 义务教育 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于被社会广泛关注的 异地高考 政策提出了明确规定:各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截至2013年1月1日,已有25个省份出台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方案。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无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高考户籍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外来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读书,却不能在城市参加高考,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有的孩子甚至在求学地与户籍地都不能参加高考。

由于户口地域差异与户口 附加值 差异,在招生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随迁子女考生在当地报考、录取,意味着当地考生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这对当地考生相对不公。这实际上牵扯出 教育公平 特别是招生公平的老话题。 魔幻网

由于多种原因,各地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不均衡。生源数量与高等教育资源不对称的情况客观存在。这本需要教育部做好宏观调控,公平分配资源。但是高等教育资源现实分配图景并不能体现公平。

由于招生体制画地为牢,许多 全国重点大学 越来越地方化,在办学所在地的招生比例高居不下,俨然形成了教育割据的局面。当下,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高考制度越来越成为教育公平的 绊脚石 ,它继续存在下去不合时宜。

2014年7月30日,国新办举行 新闻发布会 介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意见》称,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逐步可在当地高考。

异地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异地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北京已经开放 异地高考 ,满足条件就可以。北京如果 随迁子女 想参加异地高考,有两种途径。

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

一是 科举考试制度 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

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 清政府 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 《奏定学堂章程》 。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我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历史沿革: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 科举制度 。

异地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教育网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需要什么证明

魔幻网(http://www.gongzufudinzu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教育网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需要什么证明的相关内容。

1、不同省份的 异地高考 报名条件及材料要求是不一样的,请咨询当地教育考试院。

2、例如2016年江苏高考异地高考报名须由考生本人向现就读中学提交《2016年来苏务工就业人员 随迁子女 高考报名申请表》,由现就读中学汇总后报就读中学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县(市、区)招生办,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办理相关报名手续。

3、随迁子女考生还须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身份证明。考生本人 二代身份证 、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稳定住所证明。考生本人或其监护人的房屋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或考生和其监护人在我省的 暂住证 (居住证)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监护人就业证明。监护人在我省的就业单位或所在社区(村委会)出具的就业证明原件。

以上就是魔幻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魔幻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魔幻网:www.gongzufudinzu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参加高考 高考
与“异地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相关推荐
外地孩子在固安上初中的话可以参加高考吗
外地孩子在固安上初中的话可以参加高考吗

固安英才中学高考升学率请问你是想问固安英才中学中考升学率吗?根据查询固安英才官方网站显示:固安英才高考共有2541名学生参与考试,其中有2134名学生成功考入高中,升学率为78.9%,具体高中升学率需要查询固安英才官方网站。外地孩子在固安上初中的话可以参加高考吗如果从初中开始一直在当地上学的话,到时候是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的,高考报名对于非户籍所在地考生有特别要求,一般是要求在当地就读超

2024-06-28 20:03:47
异地户口可以参加高考吗
异地户口可以参加高考吗

异地高考全攻略:报名条件、流程详解异地高考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流动考生的选择,但其报名条件和流程与户籍地有所不同。以下是关于异地高考的关键信息:首先,报名条件依据教育部及各省市发布的高考管理规定,一般要求考生在非户籍地参加高考需满足居住年限等条件,热门城市的门槛可能更严苛,如北京、上海等。在报名阶段,考生需准备特定材料,具体要求可能因省份而异,因此提前了解报考地的规定至关重要。

2024-10-22 16:43:54
孩子是外地户口可以在山东枣庄参加高考吗
孩子是外地户口可以在山东枣庄参加高考吗

枣庄高考时间枣庄高考时间6月7日09:00-11:30:语文15:00-17:00:数学6月8日15:00-16:40:外语(笔试)6月9日08:00-09:30:物理11:00-12:30:思想政治15:30-17:00:化学6月10日08:00-09:30:历史11:00-12:30:生物15:30-17:0

2024-10-18 23:03:24
外地人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外地人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北京高考条件守法、学历合格、身体素质、北京户口。1、守法: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学历合格: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素质: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4、北京户口: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或符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制订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62号)《

2024-10-14 07:17:26
泉州晋江买房孩子可在本地参加高考吗?
泉州晋江买房孩子可在本地参加高考吗?

2022晋江南侨中学高考录取率90%。根据查询晋江南侨中学的官网信息,可得知,在2022年的高考录取率达到90%,一共有475人参加高考,上本一线99人,上本二线以上397人,本二以上上线率达到83.6%。晋江市南侨中学是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创办于1946年,是所有优良传统和社会文化领域的现代侨校。泉州晋江买房孩子可在本地参加高考吗?购买房屋并不满足在暂居地参加高考的条件。

2024-06-30 21:03:22
在异地能参加高考吗
在异地能参加高考吗

在异地能参加高考吗可以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2012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截至2012年11月30日,北京最新出台的政策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广东规定2016年起租房者子女可异地高考。2014年7月30日,国新办举行

2024-10-23 01:40:42
陕西户口孩子可以在燕郊参加高考吗
陕西户口孩子可以在燕郊参加高考吗

陕西户口孩子可以在燕郊参加高考吗可以,但是有相关政策限制。你可以看一下2014年河北异地高考的政策。入河北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河北参加2014高考报名,报名地点为学籍地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对这些考生的户籍不作要求,但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且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含)以上连续就学记录和学籍(不含高中毕业后复读时间)。报名时须提供高中段学籍证明

2024-06-24 16:05:42
积分满120,孩子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吗
积分满120,孩子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吗

积分满120,孩子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吗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上海教育部门规定要统筹做好随迁子女和流入地学生升学考试工作。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省份,教育部、发展改革委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对不符合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保障考生能够

2024-10-24 1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