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实施办法是什么?

2024-09-04 17:19:28 | 魔幻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政法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53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魔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实施办法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实施办法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实施办法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实施办法是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教育部要求制定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转专业申请条件

1.学生需要符合学校规定的年级要求,通常是在大一或大二进行转专业;

2.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业成绩,通常要求达到一定的学分绩点要求;

3.学生需要通过学校规定的转专业考试或面试,以评估其适应新专业的能力。

二、转专业申请流程

1.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学院提交转专业申请,提交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书、成绩单、学习计划等;

2.学院会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进行面试或笔试,以了解其学术能力和适应能力;

3.学院会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考试表现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通过转专业申请;

4.学生如果申请成功,将正式调整到新专业,并与所在学院进行相关手续办理。

三、转专业注意事项

1.转专业期间,学生需遵守所在学院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要求; 魔幻网

2.学生需参加新专业的课程学习和考试,并按照学院要求完成学业;

3.学生需与所在学院的辅导员或导师进行沟通,了解新专业的学习情况和培养方案;

4.学生需要根据新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要求进行调整,并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扩展知识:

转专业是指学生从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专业的行为,通常发生在大一或大二阶段。学校制定转专业实施办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使其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转专业申请的条件和流程可能会因学校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适应能力。在转专业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好准备,积极适应新专业的学习要求,并与学院的教师和辅导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以顺利完成学业。

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实施办法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进校后可以转专业吗?

一、中国政法大学进校后可以转专业,参加转专业考试。
二、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系)。
(一)申请转专业(系)的条件: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
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
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
(二)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1、新生入学未满一年者;
2、二年级及以上者;
3、各类委培,代培生未经委托单位同意转专业者;
4、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跨文、理科类别转专业者;
5、跨高考录取批次转专业者;
6、已办理试读手续者;
7、曾转专业或转学者;
8、专科升入本科者。

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实施办法是什么?

吉林大学有哪些王牌专业?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二、机械工程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及系统的技术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的人才。

三、法学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材料学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五、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相关理论和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吉林大学

以上就是魔幻网整理的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实施办法是什么?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魔幻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魔幻网:www.gongzufudinzu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实施办法是什么?”相关推荐
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法学2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法学2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法学2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转入法学专业(本科二年级)。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法学2就是从其他专业转入法学专业,学习了两年,是大二的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法学专业的学士学位。中国政法大学转专业法学2,需要符合相关的报名资格和条件,并参加中国政法大学的转专业考试,通过考试后方可正式转入该校的法学专业。中国政法大学进校后可以转专业吗?一、中国政法大学进校后可

2024-09-03 19:45:04
东南大学转系转专业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系,转专业实施办法
东南大学转系转专业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系,转专业实施办法

东南大学转系转专业可以说难度很大,这个是东大所有人都想去的。大一结束时可以转系巧氏枯,这个在大一期末的时候教务处会发通知,详细情况到时候会很清楚,一般来说是无纪律处分和绩点2.0以上,核明并且必须是理工科的考生。如果你想学建筑,现在就可以开始学画画了,转系考试考察素描英孝洞语和建筑综合素质。另外,转到建筑系是要留级的,也就是从大一重上。东南大学转专业问题热门1系建筑、4系信

2024-09-02 08:32:13
东南大学转专业问题(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系,转专业实施办法)
东南大学转专业问题(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系,转专业实施办法)

东南大学转专业问题热门1系建筑、4系信息、5系土木、6系电子、16系电气前两个难度大,后几个还可以。给你推荐一篇:前段时间看到有一些学弟学妹询问转系事宜。一般来说,新生一个学期下来应该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了。可能高考完报志愿时比较盲目,或者分数不够被调剂,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者大有人在。所以在这里结合自己去年的经历大体谈一下转系的要求和流程。以去年的转系、转专业为例,可以看一下我的百度空间

2024-08-30 07:00:08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系,转专业实施办法 关于东南大学转专业的人数限制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系,转专业实施办法 关于东南大学转专业的人数限制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系,转专业实施办法实施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国矿业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中矿大教字[2013]17号)的有关精神,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类专门人才,推进我校学分制的进程,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发展专长。学院根据学校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统一安排,在本科生一年级课程学习结束时,允许该年级的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同时结合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特

2024-08-27 14:52:31
广西医科大学转专业实施细则是什么?
广西医科大学转专业实施细则是什么?

2020年广西医科大学转专业,大一新生转专业和入学考试来源网络,仅供参考,第二十条学校各专业新生均按所录取的专业报到,入学后原则上不再进行专业调整。如确有转专业需求的,按《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执行。学校设有73个教研室(组),开设400多门必修课和300多门选修课。拥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

2024-09-06 05:36:04
西南政法大学转专业有什么要求?
西南政法大学转专业有什么要求?

西南政法大学转专业有什么要求?可以转专业,但是是有要求的,在大一上的期末考试中,必修成绩平均绩点在本专业前20%以内可申请转专业。符合申请资格、提交申请表之后,还需通过面试,才能转专业。西南政法大学的几个法学专业最出名,因此是转专业大热专业,以我的个人经验大一上如果转专业失败,大一下各个法学院则没有了名额,大二好像就不允许转专业了。以下则是有关转专业的相关法律条文根据中华

2024-09-01 13:10:12
中国政法大学进校后可以转专业吗?
中国政法大学进校后可以转专业吗?

山东政法学院转专业的条件山东政法学院转专业的条件如下:1、经学校专家组考核后,认为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的。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者生理缺陷,经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的。3、经学校确认,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或者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的。学校简介:山东政法学院(ShandongU

2024-08-27 13:18:51
中国政法大学的哪些专业实力很强?
中国政法大学的哪些专业实力很强?

中国政法大学的哪些专业实力很强?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著名的法学类高等教育机构,以法学为主,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其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国家安全学等专业实力强大。首先,法学是该校的王牌专业。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校的法学教育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研究成果丰硕。在法学理论研究、

2024-05-30 15: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