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 08:15:20 | 魔幻网
2023高考总为750分,上海为660分。
2023年高考大部分省份考生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是统考科目,每个科目各150分,计450分。物理、历史、化学、政治、地理和生物是选考科目,每个科目各100分。考生从中再选择3门考试科目,计300分。
新高考总分需要根据高考模式而定,具体的高考模式如下:
一、“3+1+2”新高考模式总分750分:“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指的是: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门科目中选两门,选考由各省命题,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二、“3+3”新高考模式总分750分: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段哪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
三、上海新高考总分660分:上海新高考总分660分满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选考科目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任选3门,每门70分,共210分。
新高考特点:
1、公平性
新高考改进招生分配制度,保障入学公平。首先,新高考制度多种措施同时并行,大力推进党中央支援中部、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提高东部地区高校招收中西部地区考生的比例,将更多招生名额投向中部和西部。同时,关注像河南、山东这样因人口众多而导致入学机会偏低的省份。
其次,新高考制度关注农村考生,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以及重点大学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提高重点大学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让边远山村的学生能走出大山,用知识脱贫致富。最后,新高考制度规范高考加分政策。为改变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高以及造假加分资格等问题,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取消多项加分项目,保留少部分补偿性加分项目,同时对加分项目的分值进行明确规定。
2、科学性
新高考改革考试评价方式,人才选拔更加科学。首先,除了统一高考外,新高考制度采用多元评价的录取方式,改变了以前的“一考定终生”。在上海很多高校采用“高考成绩60%+面试成绩30%+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10%”的计分比例。在浙江,将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三部分融合成一个成绩,最后择优录取。
这种选拔方式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有助于高校挖掘到优秀有潜质的学生。其次,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岩森平考试更加成熟。由于新高考制度将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学生考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学校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的五项内容予以记录,同时高校扩大综合素质评价的试用范围。
要求学业水平考试用等级的形式呈现,同时高校可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最后,高考自主招生更加顺畅。针对自主招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出台政策规定,要求自主招生计划控制在2%以内、控制考核内容、强化招生监管、学校推荐改为学生自荐。同时,调整自主招生考核时间。
3、自主性
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方式,赋予学生和高校更多的自主性。首先,考试科目组合选择和考试次数增加。上海、浙江为新高考制度的先行试点,上海市实行“3+3”的模式,选考科目“6选3”。浙江也实行“3+3”的模式,但选考科目为“7选3”。
选考科目组合多达20—30种,同时学生有2次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机会。该模式自2014年开始实行,2017年突破文理分科限制的考生已经达到了78%。而作为全国第三批高考改革试点的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广东、重庆、福建、湖南等8个省市。
明确对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实行“3+1+2”的模式,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其次,“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的录取模式,让考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填报方案。
上海等地尝试取消一本、二本的录取批次,从以往按照一、二、三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变成按考生的成绩填报志愿、分段录取。鼓励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能力特长来选择喜欢的专业,不因高校的批次和身份名声而放弃自己的喜好。
这种填报方式突出了新高考以专业为主导,尊重考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最后,招生录取方式更加多样。除了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外,还有自主招生、定向招生、免试推荐等多种选择。高职院校的通道也更加宽广,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使考生能最大程度地考上心仪的院校。
2023年辽宁一本线:物理学科类494分、历史学科类495分。
辽宁历年一本线:
2022年辽宁高考:一本招生控制分数线物理学科类501分、历史学科类500分。
2021年辽宁高考:一本招生控制分数线物理学科类503分、历史学科类534分。
2020年辽宁高考:一本招生控制分数线理工类500分、文史类567分。
2023辽宁高考各科分值:
1、语文、数学按其原始分值计算,各150分。英语专业的最高分150分,包括30分的听力和120分的笔试,英语专业的听力成绩被计算在英语专业的综合成绩中。
2、选考中的两个优先选择的学科,即物理和历史,按其初始分数计算,各学科满分100;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和地理四门选修课,按其换算后的分数计算,每门分值100分。
辽宁的一本学校:
1、大连理工大学
是中国的一所重点高等学府,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该校创立于1949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工科大学之一,余简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以工为主,兼有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学校设有20个学院,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众多专业。
2、东北大学
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简称“辽大”,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蔽毁伍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以上就是魔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地理科学是冷门专业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地理科学专业属于冷门专业吗就业前景好不好很多人对于地理科学专业比较感兴趣,想知道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是不是冷门专业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地理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资源环境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知识的积累,这门学科逐步成为了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简单说就
武汉哪所大学心理学专业最好?华中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最好,老牌子,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心理学一般是偏向理科的,因为很多知识涉及到统计学,物理学,以及生物等方面的知识,有的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文理兼收,但有的学校只招理科生,分数要看你想考的大学的录取情况了,不同的学校分数不一样,现在读大学本科生一般都是4年。你现在才高一,关键是把数学,物理等科目学好这样你以后学心理学也不会很吃力,当然如果你是文科
中科大化学是冷门专业吗中科大化学是冷门专业。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化学专业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一个冷门专业,这个专业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以及技能,还要有研究和科技管理的能力,毕业之后就业方向相对比较窄,选择这个专业要有兴趣和耐心。强基计划报化学好吗强基计划是中国政府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而实施的子计划之一,旨在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基础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科技创新水
强基计划古文字学就业前景强基计划古文字学就业前景如下:古文字学专业就业方向古文字学是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考生可关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古文字就业方向:与一般学科相比,古文字学人才成长周期更长,培养难度也更大。甲
强基计划专业就业前景强基计划专业并非冷门,这些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具体如下:1、数学类专业:数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业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集中在计算机、金融等相关行业领域。另外,数学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逻辑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上都有较大的优势,一般来说,跨专业考研或跨专业就业都不困难,可以转向很多理工、经济类专业,比如计算机、
强基计划是冷门专业吗?强基计划中既有热门的数学专业,也有在近年招生时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的古生物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冷门专业。比如:数学作为计算机、大数据、金融、经济相关热门专业的母专业,每年都比较热门。而古生物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都是极为有名的冷门专业,北大古生物学曾经因为一个班级只有一个毕业生而登上热搜;哲学专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就更不用说了,河南省2019年本科二批一
郑州轻工业学院三本专业郑州轻工业学院三本专业有:国际教育学院(InternationalEducationCollege)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互联网科学与技术),产品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该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
医疗器械专业就业前景就业前景好。1、行业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老龄化,医疗保健需求不断上升,这将推动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医疗器械,以诊断、治疗和监测各种疾病。2、技术创新:医疗器械领域一直在不断创新,涵盖了医学成像、生命支持系统、诊断设备等多个领域。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3D打印等,将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改进和创新医疗器械。3、全球化:医疗器
2024-01-16 16:38:20
2024-03-22 11:59:02
2024-02-24 15:13:19
2024-03-20 00:37:48
2024-03-20 00:05:10
2024-03-19 23:56:54